春风,春风拂过你的眼。
(相关资料图)
春光,春光晒上你的脸。
这么软绵绵,温柔柔的春天,再刚强的意志也扛不住——
春困!
早上困,三番五次的「再睡五分钟」后,才终于打着哈欠赶;
下午困,午饭还没扒几口,眼皮变得好似有千斤重;
晚上困,回家路上想补觉,摇摇晃晃的车厢变成困唧唧的梦乡。
春困是不是身体有毛病?老是犯困是为啥!
讲真,别反抗了,春天真该睡懒觉。
图片来源:giphy.com
春困,一点都不怪你
春困,属于一种自然规律一样正常的事情。
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有数据表明,大约有多达一半人受到春困影响。
实际上,「春困」是一种真实存在且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我们在春天瞌睡虫缠身。
接下来注意记笔记了!(敲黑板)以下是你在迟到、摸鱼时可以搬出来的几个理由:
一来要怪激素。让你醒得早,睡得差。
春天脚步渐近的一个标志是,天亮得越来越早了。
而褪黑素作为一种有助眠作用的激素,主要由松果体在夜间的黑暗环境里分泌。到了春天,白昼变长,黑夜变短,体内褪黑素的分泌相应地变少,睡眠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这可能就叫,「白天不懂夜的黑」。
此外,2021 年一项招募了 216 人的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冬天,人们在春天的睡眠时间更短,平均每天要少上 25 分钟。
一年中春季睡眠时间最短
图片来源:文献[5]
本来就睡得没那么踏实,还睡得更少了,白天哈欠连连也就情有可原了。
要是你在工位上不慎陷入昏迷,可以这样给老板解释:最近褪黑素比较混乱,不好意思睡着了。
二来还要怪(另一种)激素,一到春天就分泌,一分泌人就想睡觉。
英国研究人员通过血液检查发现,我们身体里的血清素含量会在春天达到一个较高值。血清素还有个小名叫「快乐激素」,科学家认为血清素和快乐情绪的产生有关。
不过,血清素除了能让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还有一个讨人厌的副作用——让人发困。
比如饭困,就有可能与摄入碳水化合物导致血液内血清素水平上升相关,这让我们一边沉溺在碳水快乐里,一边想要进入碳水昏厥,大睡一觉。
图片来源:giphy.com
三来可能得怪天气太好。
随着春日里天气回暖,我们的血管舒张,再加上出汗带来的水分和盐分流失,血压会有所下降。
如果大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较低的血压处于供血相对不足的状态,就有可能导致疲倦、嗜睡症状,让我们感受到春困。还好,多数情况下,身体会在一段时间后适应过来。
最倒霉的春困受害者还得是过敏患者。
花粉、螨虫、柳絮,春天的空气里飞舞的几乎全是过敏原。
在鼻塞流泪,喷嚏不断的日子里,过敏患者的睡眠质量难免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会间接影响拜天的状态。
所以咋说呢,与其每天灌咖啡,喝浓茶,设置上十几个闹钟。
不如……躺下睡觉!
自然规律嘛,睡睡就不困啦!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春困都属于「我困我有理」,不过有一种务必当心,这很可能是身体的预警信号。
有种春困要警惕
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或者简称为春季抑郁。这种多发于春夏季的情绪问题也会表现为嗜睡。
具体来说,这是一种嗜睡、失眠、丧失动力搅合在一起的症状。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打开电脑准备干活,半天过去了还是一片空白;
明明春色大好,可连下床、出门的力气都没有;
看着窗外的阳光,突然之间流下泪来;
朋友圈里都是出游的照片,觉得自己在家很孤独很失败......
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5% 的人群会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 这种疾病的诱因目前还不十分明朗,但一般认为和换季关系紧密。
春夏过敏,春季突然增多的被迫社交,万物勃发的环境和自身抑郁状态的对比,温度光照带来的激素变化……这些都被认为是春季自杀率、抑郁率上升的因素。
作为一种季节性的健康问题,季节性情感障碍有可能随着天气转变而慢慢消失。但如果你出现了持续多日的症状,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医疗建议,尽早介入治疗。
真的困,怎么摆脱?
春困虽然不是啥大问题,但要是误了事可不好。
如果你真的被春困困扰,2 个办法可能有效。
办法一:立刻下楼,加入春天。
增加户外活动时长,对自己进行阳光暴露疗法。这可以让身体早点适应春季的昼夜节律,光线温度,从秋冬模式切换到春夏模式。
办法二:运动真的能帮你睡个好觉。
一项跟踪了 15 个月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一次 20 分钟左右的轻度运动,就可以将长期感到疲倦的可能性降低 30%[20]。
当然,也许更好的办法是——放过自己。想睡就睡吧……睡醒了不就不困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好春光,快去草地上躺着睡觉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理直气壮地大喊:春天就该睡懒觉!春天就该睡懒觉!春天就该睡懒觉!
丁香医生说了,春天就该睡懒觉!克服春困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睡!
图片来源:giphy.com
P.S. 如果以后我们发了冬天就该睡懒觉请不要见怪。
我们就是一个建议一年四季睡够觉睡好觉的组织。
标签:
滚动